…
早在六月初,李成和便开始怀疑姜暮被性侵。
在市里某事务所工作的李成和,在六月一号早晨接待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正是他在县城工作时事务所里的厨师,她询问李成和关于少女被侵犯的案件的现状、胜诉率等情况,当时她的陈述并不清晰,态度也模棱两可,似乎她也是刚刚得知有人被性侵,而她也没有证据,并且还在为是否报警而举棋不定,临走时他劝她说出一切,她表示会考虑,可后来便没有再与他联络。
李成和第二天恰好就在小双山办事,遇到过姜暮,他知道姜暮就是厨师的外孙女,并且怀疑被性侵的那个孩子就是她。
根据老厨师的粗略陈述,李成和知道案件的一些关键点,意外留意到姜暮的书签,一枚写着“放学在小双山见”
的书签,李成和亲自去过小双山,没找到什么特别之处,直到他发现小双山旅馆。
所以他模仿那个笔迹,写了一个书签,内容是“放学在小双山见”
,偷偷放在姜暮书桌上,想看看姜暮会不会来旅馆,结果,姜暮真的来了,他对姜暮有可能被侵犯的猜想得到了隐约印证。
而书签这个字体,就是罪犯的字体,所以那个人会是谁?
李成和多次找姜暮谈话,希望姜暮说出真相或者报警,可是姜暮却对他很排斥,并坚决否认,甚至后来开始恐惧他、逃避他。
所以,李成和也不敢确定性侵的事实,直到那天运动会,与李老师见面后,女儿李文琪与他抱怨姜暮的讨厌行为,又说姜暮提前请假去参加图书馆开馆仪式,他警惕地觉得事情不对头,所以赶往小双山旅馆,结果他却在小双山旅馆遇到张文斌和姜暮两人在一起,他对比过字体,不是张文斌的,李成和更加感到迷茫。
可就在他接到李舰杀人案委托的十天前,李成和办事途中临时接待了张文斌,张文斌一直在咨询关于□□罪帮助犯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关于包庇罪法律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当时李成和便觉得他话里有话,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猜测张文斌可能是某个□□犯的共犯,或者是包庇犯,他建议张文斌说出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帮他做详细的咨询,但张文斌却拒绝讲述,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出一些宽泛的指导意见,他还曾建议张文斌及早自首。
那天张文斌离开之前,他确信,张文斌在心理上已经有自首的倾向。
本以为张文斌自首后,面对诸多法律程序和疑问,一定会请他做律师,但张文斌却毫无音讯,直到一周后,他在市里听说了李舰涉嫌杀害张文斌的案子。
所以李成和直觉杀人案与□□案脱不了干系。
只是没想到,后来李舰被逮捕后,委托他作为李舰的律师。
李成和第一次见到李舰的时候没有察觉出什么,他们只是确认了委托合同,并敲定了辩护方向,但第二次见面,他便觉出不对。
李舰签署的对话是这样的——
李舰道,“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具体方案是什么?”
李成和神色悠然,道,“那就要看你是真的杀人还是无辜的了。”
李舰神色变得犀利而狡黠,“对于一个律师而言,这两者有区别吗?”
“你有极强的警惕和戒备心理,”
李成和抓住重点,“我接这个案子的前提条件是,你要无条件信任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