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基辅的曙光:罗斯人的黎明(9世纪-13世纪)
第四章
兄弟阋墙:分崩离析的罗斯诸公国(1019-1240年)
第二节
烽火连城:诸公国的血色博弈
一、切尔尼戈夫的陷落:冰原上的背叛
1026年的寒冬,切尔尼戈夫城外的冻土被马蹄踏出蛛网般的裂痕。
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军队如黑潮般涌来,他们将火把绑在箭矢上,射向城墙上的松脂火炬塔。
火焰在夜空中交织成雷神佩伦的图腾,守将米哈伊尔站在城头,手中的战斧映着跳跃的火光:“告诉斯维亚托斯拉夫,他若想要这座城,就用他母亲的眼泪来换!”
城内的粮仓早已被伊贾斯拉夫下令清空,饥饿的妇孺挤在教堂地窖中,用指甲抠下墙缝里的蜂蜜残渣充饥。
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斥候截获了基辅的密信——伊贾斯拉夫承诺波洛伏齐可汗:“每杀我三弟一名骑兵,赏一桶蜂蜜。”
草原骑兵的弯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他们像猎杀驯鹿般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前锋队驱赶至冰封的杰斯纳河。
河面的薄冰在重压下崩裂,数百名罗斯战士坠入刺骨的深渊,惨叫被北风撕碎。
斯维亚托斯拉夫策马立于河岸,看着冰层下的尸体随暗流漂浮,突然狂笑:“伊贾斯拉夫以为能用蛮族的刀杀我?他忘了,冻土下的亡魂会替我诅咒基辅!”
三日后,他买通城内铁匠,趁夜打开南侧水门。
当基辅援军的号角还在十里外时,切尔尼戈夫的金顶教堂已燃起绿焰——那是波洛伏齐人特制的铜粉火,连雪水都无法扑灭。
米哈伊尔的头颅被挂在城门,眼眶里塞着斯维亚托斯拉夫亲笔写的羊皮卷:“告诉我的好兄长,他的法典在火里烧得比蜜还甜。”
二、柳别奇之盟:蜜酒中的毒誓
1031年春,十二位罗斯王公聚集在第聂伯河畔的柳别奇城堡。
长桌上摆着镀金酒壶,壶中蜂蜜酒掺着梁赞的罂粟粉——饮下者会陷入半醒半醉的忠诚。
伊贾斯拉夫举起镶着双头鹰的酒杯:“以父亲法典之名,我们当止戈共御外侮!”
斯维亚托斯拉夫却将酒泼向地毯,酒液在羊毛纹路间蜿蜒成第聂伯河的形状:“法典?那不过是老头子哄孩子的蜜糖!”
他抽出匕首划开掌心,将血滴入酒壶,“真正的盟约需要血来书写——谁敢饮这血酒,谁就是我的兄弟!”
诺夫哥罗德大公姆斯季斯拉夫率先举杯,却在饮下后突然抽搐倒地,口鼻涌出黑血——酒中早被伊贾斯拉夫的密探下了慢毒。
混乱中,波洛茨克的卫兵撞翻烛台,火焰顺着蜜酒迅速蔓延。
王公们在浓烟中拔剑互指,梁赞大公的耳环被削落,珍珠滚入火堆爆出刺眼的白光。
当夜,幸存的王公们在河畔重新立誓。
他们宰杀白狼,将狼血涂在桦树皮上,写下一份注定被撕毁的《柳别奇盟约》。
狼皮被钉在城堡大门,但次日清晨,狼眼的位置被挖空,塞进了斯维亚托斯拉夫的银制狼头徽章——一场无声的嘲讽。
三、基辅之围:饥饿的蜂群
1036年深秋,波洛伏齐骑兵如蝗群般涌向基辅。
伊贾斯拉夫紧闭城门,却将上万饥民遗弃在城外。
蒙古人的先驱战术被草原部族学得淋漓尽致:他们将俘虏的罗斯农民驱赶在前,背后绑着浸油的草垛。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