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富春山居图香烟多少一包》

第13章(第1页)

“也是,文才这个孩子学问是好的,父母俱在还要寄居在舅舅家读书,只怕孩子心里也委屈。”

王翰林便问妻子:“借多少合适?”

柳氏拿出算盘,顺手又抓来几张纸,笑问:“老爷,我多事,和你打听下姑太太的当年陪嫁。”

“那时候我们家情形还好,我们只得她一个妹子,除掉族里出的那份嫁妆,爹爹额外还陪了一顷水田,还花了一千多两银子与她打首饰,做衣裳。

这份嫁妆,当年也算是极丰厚的了。”

王翰林叹气道:“谁曾想,不过二十年,她连屋子都没有的住。”

“英华讲你两个侄儿的铺盖上都有补丁。”

柳氏似笑非笑,“大伯家情形也不大好吧。”

“书院花钱花的厉害。”

王翰林道:“大哥为了书院什么都舍得,不免苦着自家孩子了。”

“你为了书院又何尝不是在省吃减用。”

柳氏笑看王翰林,道:“富春猪肉四文钱一斤,粮食也不贵。

我便与你算一日三十文钱,足够姑太太一家吃饭了。

一个月九百文,一年一万钱。

现在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一百钱,就算十两银子罢。

十年也才一百两。

再与他五十两典房的钱,想来也是够的。

他若是有出息,进京赶考的花消你做舅舅的再与他出也是应该的。”

柳氏把算盘抖了一下归位,笑道:“一百五十两足够了。”

王翰林看着妻子这般算,也觉得一百五十两尽够了,便依了柳氏,吩咐人去请姑太太来说话。

柳氏到卧房取了三包雪花碎银,称得份量不少,就将个食盒装好,喊了个大力的丫头提到老爷手边。

她冲着王翰林嫣然一笑,出来到女儿院子里去了。

王翰林和柳氏做了十几年夫妻,晓得关系王家的事情,又是有银钱有关系的,妻子一向都会回避,这一次也是照例回避,倒不以为意,静候妹子来。

且说英华这几日都窝在小院不曾出来,听得后墙书声琅琅,晓得张文才和两个堂兄都在用功,却是有些羡慕,正和梨蕊说:“官家都许女子读书,为什么就不让女子去应试做官?”

就听见帘子响,柳氏满面笑容掀了帘子进来。

英华忙要去倒茶。

柳氏笑道:“不吃你那个茶,敲半块凤团,叫梨蕊用松枝煮一壶好汤,再剥两碟松仁干果子,咱们到树荫底下吃茶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