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青山独归斜阳远讲什么》

第23章(第1页)

说话的正是汴梁路监察使王盾,他看见阿思钵的脸色,忽然一顿,暗悔不该多嘴提起越朝宫廷旧事。

烛光之下,宣抚使大人的脸色微微沉了沉,嘴角一抿,勾起的弧度甚是锋锐。

他淡淡的出声打断了王盾,拿了一个鎏金酒盏把玩,道:“连酒器都这般精致。”

在真烈,因北边本族人居多,民风悍烈,大多爱烈酒烤肉。

不像越人的故地,依然保留着奢靡文雅的生活习惯。

但是细雨润物,这样的习惯为北人所熟悉后,如今也渐渐的为人所接受。

譬如之前的金更鲁将军,便是爱极了此间的酒与歌姬。

哪知这次,这新任的宣抚使虽然年轻,但看起来却是甚是厌恶这些做派。

一时间无人说话,过了片刻,阿思钵才道:“我真烈马背上立国,诸位莫要忘记才好。”

人人称是。

“年后越朝淮南西路的制置使上任之后,诸位可知对岸的动静?”

他修长的手指握着杯壁,淡淡问道。

又是无人应话,诸人都面面相觑。

阿思钵嘴角蕴着笑意,目光却渐渐清冷下来:“我来汴梁已有数日,无一人向我汇报军政要务。

诸位以为我来此处,便是品名酒的么?”

当下有一名居末座的官吏站起道:“大人。

越朝淮南西路的陈昀将军进入庐州后,这些日子一直在淮水岸边植柳树、榆树,又在加固岸边工事。

另,据线报称,在庐州城附近,又招募了新兵,日夜操练。”

“唔,你有何看法?”

那人缓缓道:“依属下看,无需太过担忧。

对岸植树,显是担忧我军若是南渡,越军无法抵抗真烈骑兵。

他们是在未雨绸缪罢了。”

那人并不是真烈人,中等身材,其貌不扬,一双眼睛甚小,但是颇明亮。

阿思钵点头,笑道:“有道理。”

他这么一笑,席上诸人都松了口气。

“阁下是?”

“下官宋宇,是转运司检校官。”

阿思钵点点头,转而望向诸人,低低笑道:“诸位大人请我喝这眉寿酒,我先一饮而尽。”

他举杯饮尽,又将金盏放在一边,手轻轻一挥。

门外进了数位侍从,在众人面前重新搁置上粗陶大碗,又倒上酒,方才退下。

他首先端起一碗:“阿思钵也从上京带了这烈酒前来,与诸位痛饮!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