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子里、山脚下,一起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下午三点左右,干警们把两处细致地过了一遍。
任务基本完成,就是午饭时间了。
除了几个值班的,所有刑警都聚到另一片未发现物证的空地上吃午饭。
杨局抱歉地说道:“辛苦了,回去请大家吃顿好的、热乎的。”
傅达笑道:“杨局太客气了,大家早就习惯了,忙得一口水喝不上是有的常事嘛。”
杨局道:“那倒是,干我们这一行的胃大多不好。”
忙活大半天,大家早就饿了,闲聊戛然而止。
檀易咬着面包,目光落在中间的一小堆证物袋上。
他们找到的东西不多:几枚烧化了的塑料结,一枚牛仔裤上的金属扣,一片未烧完全的小块皮革,还有两枚硬币,剩下的就是各个坑里混合着灰烬的沙土了。
两枚硬币,一枚80年发行,一枚89年发行。
80年,距今十六年,应该说明不了什么,但89年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死者被害的时间。
但尸骨只能辨别出死亡的大概年份,并不准确。
而且,这些灰堆与死者不能一一对应,能起到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檀易认为,如果法医拿不到线索,他们就只能顺着失踪者和凶手这两条线去查了,尤其是后者。
褚队也在思索这些问题,他忽然说了一句,“这特么要是外市人,这案子就没个破。”
这么大的案子要是破不了,不单单翔安县难受,安海市更难受。
杨局道:“如果失踪了却没人报案,我们可以考虑是卖□□,这桩案子未必没有抓手,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免影响士气。”
褚队憨厚地笑了笑,“杨局批评得是。”
杨局摆摆手,“不是批评,只是建议。”
檀易从包里取出大哥大,很快又放了回去,“没信号,回去再通知局里吧,安海市和附近市县都要排查。”
杨局连连点头,“对对对,首先凶手有车,他杀了这么多人,却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很可能作案范围比较大。”
……
谢箐在尸骨上找不到死因,心情低落,一边听他们的谈话一边默默啃面包。
张法医和罗法医对男性尸骨抱有很大的幻想。
一来,死在凶手手下的第一个被害很可能是其亲人,若果然如此,警方就一定能找到报案记录,很可能在未结案中。
这样的话,重启调查就可以了,嫌疑人的范围不大,至少大家不会两眼一抹黑。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