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白大褂口袋的温度传感器-《长河路整治提升工程》

第40章 白大褂口袋的温度传感器(第1页)

《白大褂口袋的温度传感器》

结业考核前夜的值班室飘着细雪,顾承川的白大褂第三颗纽扣空着,线脚勾着通州胡同的棉絮。

他蹲在储物柜前整理父亲遗物,牛皮纸封面的急救手册突然滑落,1998

年的油墨味混着煤炉焦香,在台灯下碎成细雪。

翻到第

47

页时,缺角的配型表像颗被拔掉的牙。

泛黄纸页上,父亲顾修平的钢笔字在

“abo

血型相容性”

旁打了叉,画着通州胡同的槐树,树干年轮与怀表链的裂痕完全重合。

树下站着拄竹筷的王奶奶,旁边标着:“等肝移植,第

137

——

竹筷煮三次,消毒足够。”

顾承川的指尖抚过缺角边缘的焦痕,那里嵌着极细的竹丝。

他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在王奶奶的煤炉前烤竹筷,火星溅在配型表上烧出小洞,如今小洞周围,父亲用红笔写着:“王秀英的儿子在高考,她的肾,等不得冷链车。”

“又对着破书发呆?”

周野的京腔从门缝挤进来,手里攥着止血带,金属扣撞出冷响,“陈教授说明早考核要考‘特殊情境配型’,你丫还在翻老黄历?”

顾承川没抬头,缺角配型表的背面,父亲用铅笔描着小太阳,每个光斑都落在

“社会贡献值”

栏。

他突然看见王奶奶脚下画着辆超载的货车,车斗里堆着沙包,编号

“007”

——

和周父的警号、李建国的矿工证尾数相同。

“知道你爸为啥在配型表画槐树吗?”

周野突然坐下,止血带绕住顾承川的急救手册,“王奶奶每天坐在槐树下数救护车,竹筷在地上刻‘活’字,把树根都染成了白色。”

他扯开袖口,小臂内侧的烫伤疤痕在灯光下泛着青白,“你爸的配型公式,分母是血型,分子是王奶奶兜里的润喉糖

——

怕她等得嗓子疼。”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