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的触诊盲区》
内科会议室的环形屏幕泛着冷蓝光,顾承川的白大褂第三颗纽扣空着,线脚在投影光里微微发颤。
他滑动平板,ai
诊断模型的三维心脏在屏幕上旋转,二尖瓣脱垂的红色标记精准得像机械齿轮。
“根据
12
万份心衰病历训练,”
顾承川的指尖划过
“胺碘酮用药建议”
,“模型识别率比传统听诊提高
37%。”
陈立仁的老北京牌钢笔突然敲在会议桌上,缺纽扣的领口抖出道深纹:“32
床王秀英的手背,你们谁看过?”
投影光在顾承川的镜片上碎成光斑。
他想起今早查房时,老人总用袖口遮掩右手背,电子病历的
“皮肤检查”
栏自动生成
“未见异常”
——ai
摄像头的像素矩阵里,那片淡紫色药疹被归为
“环境光噪点”
。
“顾医生,”
规培生小李举起手机,相册里存着张模糊照片,“我昨天拍胸片时,看见王奶奶手背有……”
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变响。
顾承川盯着照片里的淡紫色斑痕,心脏猛地收紧
——
斑痕呈月牙形,位于右手背尺侧,与父亲顾修平怀表链长期接触皮肤留下的镍过敏痕迹,分毫不差。
1998
年的手术记录里,顾修平曾在
“金属过敏史”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