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二哈番外变猫记》

第75章(第1页)

>

“我去图书馆看书,各种各样的,如果觉得好看的,就买回来。

”何研律望向自己写字台边上的那一排书架,那也是让叶奕行起初颇为震惊的半面书墙,他继续道:“那边是我收藏了六年的书,从开始写作至今……”

“咦?”叶奕行诧异,“你是自从看了落木的短篇才开始看书的?”

何研律点头:“嗯,以前只有新华字典、成语字典和语文书。

“……”

“刚开始我写不出落木故事里的那种意境,我才知道,是我读的书太少了。

叶奕行了悟,一个人如果想写出一本旷世著作,也许需要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若只是为了写点吸引人的小故事,那么有点才气即可。

虽然叶奕行自认为写作是靠才气,但多数却也离不开他扎实的文字基础。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叶母的朋友在叶奕行生日那天,送了一本儿童版《世界上下五千年》作礼物,于是他就在小学的前三年把这本书上上下下捣鼓了个遍,一整本厚厚的儿童读物被翻得破破烂烂。

三年后叶奕行的“智商”显然已经高出同龄人平均水平的一大截。

也许有人会因此认为叶奕行是天生智力上的卓然,然而不可否认的也有他后天知识上的自我补给。

人的大脑能吸收很多东西,小孩子看书,并非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去看,纯粹是因为兴趣。

叶奕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并不是天生就那样好。

一个人看过的东西,其实从某个程度来说,已经永远印在他的脑子里了。

没有所谓记忆的好坏,只是人从大脑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同而已。

这一刻你觉得回忆起来没关系,一定条件下,那些你看过的自然而然会从你脑海中跃出来。

就像考试中压力下的灵光一现,或者是人临死前记忆的电影式回映。

在你脑海里的,永远是属于你的。

而提取信息的能力,则是取决于你脑中所拥有的知识含量,记忆靠的无非是联系,事物之间往往环环相扣,因果相连。

所以死记硬背永远没有理解记忆来的效果好。

何研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得有些东西,才能写得好,否则我只是在模仿他。

“你已经写得很好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