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眼巴巴地看向祝缨。
祝缨想了一下,道:“那就轮班吧。
凡学成的,都得到下面小寨子里教上三、五年。
先把名册造出来,明年开始轮流下乡。”
祝重华的笑容舒展开来,她又带来了另一件事:“还有一些小寨依旧盘踞了一些不好的头人,请我们地方上也只好与他们斗殴,杀又杀不绝,很麻烦。”
祝青君、路丹青、苏晟、金羽等人都坐直了:“有余孽?”
祝青君先向祝缨请罪:“西进为了速度,或许有漏网之鱼,没有想到清剿余部是我的疏失。”
路丹青等人则是挺身请命:“姥!
我愿意率部清剿。”
他们还说出了自己的理论:“边境不宁,这也是练兵呀!”
苏晟道:“正好,先前为防西番重召的兵还没有遣散,人手也足了。”
金羽则可怜巴巴地看着祝青君,希望她能够给大家一点机会。
祝缨问祝青君:“你说呢?”
祝青君道:“他们说的在理,且患在境内终究不美。
安南需要太平,可也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祝新乐他们也回来了,正好练手。”
说着,她又看了看木万山等人——他们也是跃跃欲试,只是担心抢不过路丹青等人。
祝缨道:“可以。
苏喆、巫仁,辎重调配,你们来做。”
她也决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祝重华喜道:“我可以找向导!”
赵苏有点遗憾,梧州就没这样的好事儿,外五县现在也不宜轻动。
祝炼反而轻松,博州是他的辖下,还是比较太平的,不过也决定回去之后再排查一遍。
祝晴天道:“如此一来,又需要一些文吏了。”
众人又是咳嗽又是摸头。
祝重华道:“就算挤,我也挤出一些来!
匪一定要剿的!”
把前头人们说成是“匪”
她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祝缨觉得她很有意思,赞同道:“好,就依你。”
“姥?!
真不给?”
祝缨笑眯眯地看着她,祝重华无奈地道:“那明年可要给我们几个学堂先生。”
祝缨道:“好。”
祝重华讨价还价目的达成,于是不再说话。
接下来是一些杂事,也都很快地安排好了。
最后一件是祝缨出行——去会一会吉远士绅。
吉远士绅在迎接她南归的事情上是有情份在的,次后福禄乡绅又倒卖粮食换取食盐,也是帮了忙的,这一趟是不能免的。
祝缨对赵苏道:“联络一下江政、邵书新,邵书新恐怕要回去了,临行前我要见他一面。”
又对项安说:“你也跑一趟,为我约一约吉远士绅。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