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三的老师本来是辛苦的,所以他经常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他说:不累。
然后有一天,校刊主编,一个高二的小帅哥也找上门来了,诚恳地邀请郑鸿老师出任校刊的“文学顾问”。
郑鸿老师的大名重新端端正正地出现在校刊扉页上,出现在校广播站的美女主播嘴里,出现在校园里的宣传栏。
郑鸿老师走在从食堂到教学楼的林阴路上的时候,突然间多了很多各个年级的学生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这些突然之间开始亲近郑鸿老师的学生里,自然是什么样的都有:有在学校里受惯了冷落又自命不凡的文艺小青年,有自认为自己成熟另类视好成绩如粪土的小孩,当然也有没有勇气放弃自己十几年的乖孩子身份的学生,借着对郑鸿老师的热情,偷偷地浮出“乖孩子”那令人压抑的水面,透一口气。
总而言之一句话,是那些暂时还没有变得太现实,对生活还心存一点点浪漫的孩子们。
他们一直孤独,然后他们觉得,善待一个曾经因为浪漫天真而备受冷落的老师,就是善待他们自己。
恐怕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吧,原来在这个看似麻木的校园中,隐藏了那么多自认为孤独的人。
于是郑鸿老师又一次莫名其妙地成了角儿。
殊不知在他们齐心合力,心照不宣的孤独者同盟结成的时候,被现实生活的规则狠狠惩罚的那个郑鸿老师,就已经成了历史。
因为他们的浪漫,也是现实生活坚固的一部分。
新的争斗围绕着郑鸿老师展开了。
同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人,有人要攻击他,有人自然要维护他。
很多的错觉就是在这种似曾相识中产生。
好像中间那十年,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很多年长的老师面对郑鸿老师受到的突如其来的礼遇,有些诧异,然后是轻蔑地感叹世风日下。
我跟小叔说:“不是你自己班上的学生,就不要答应帮他们改作文,这样会得罪人的。
”小叔淡淡地说:“我不怕。
”
说得也是,想想看,我心里也是一阵恻然。
他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自然不怕。
他依然住在那个当初我们俩一手布置出来的单间。
曾经,他的邻居是刚刚来工作的,单身的年轻老师。
现在,曾经的年轻老师都结婚生子,搬进了学校建的漂亮的新公寓,新来的年轻老师嫌这个楼太破,也不方便,宁愿自己在外面租房子。
于是他的邻居变成了学校小卖部的老板娘,大门口的保安,以及收发室的大爷。
他说,其实这些邻居们比以往的那些老师更让他舒服。
我知道为什么。
因为这些邻居们,进进出出,总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地叫他一声“郑老师”。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