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全诗》

第19章(第1页)

徐湛很想问钦差大人为什么点他的名,却并没有开口。

“林知望兼任礼部右侍郎,未来的礼部尚书,多半要做考官的,有这样的机会,你最好给他留个印象分,要持重一些,不许再无礼冲撞。”

郭淼苦口婆心的嘱咐他。

郭莘和徐湛同时出门,马车顺路将郭莘送去学堂,再将徐湛送去县衙。

韫州府包括一州四县,分别为鄞州,吴新、抚阳、仓梧和曹城县,曹城是府城县,相邻抚阳、吴新,吴新县城东坐落着一个人口上百的大家族,就是徐家,上一任的主人便是徐老爷,是徐湛的外公。

宗亲中旁系分支繁复,相聚而居,是韫州府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

现在徐老爷过世,他们这一支没了主心骨,又分了家,继而徐铭宏外放,徐铭臣被判了刑,祖宅的租约作废,他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途中又生了意外,郭莘买通家里车夫,与他一并跑吴新去了,通俗讲就是逃学,陪徐湛玩去了。

很快处理完祖宅的麻烦事儿,他们便跑到街上闲逛。

逛着逛着到了晌午,徐湛没什么胃口,二人便寻了个叫“四季春”

的茶楼,在楼上临窗的雅间坐了,叫了十几样糕饼点心和一壶庐山云雾,茶是好茶,点心也爽口独特,看着窗外绵绵的细雨,远处江面上的往来如梭的乌篷船,二人顿觉舒心无比。

韫州的茶楼多分等级,闹市区的茶馆多是寻常的茶水,无味的大碗茶,茶资便宜,因此人们常叫“二厘馆”

,茶点也少,只供街上的劳力人解渴午休;也有听曲儿的茶楼,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品茶为引子,不讲究茶艺,强调的却是曲艺评弹;最为讲究的是茶楼,依山傍水而建,更像一座独门小院,室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室内外皆可品茶,是文人骚客游玩集会时最为喜爱的场所,品的不是茗,而是意境。

而“四季春”

则不属于上述,这是一所极富创意的茶楼,前楼后院,街面开茶馆,内院是客栈,装修清新雅致,别具一格,前面的茶楼也是别具匠心的,一楼的室外支起露天棚子,供路人休息乘凉,人们可以享用便宜的茶点,可以聚集闲聊,任意喧闹,室内的大厅也很热闹,常有举办品茶会,书画会,赛棋赛诗会等,寻常日子是租用来下棋和打马吊的场所,也有贩售的商品,茶叶、茶具、棋牌、字画应有尽有;而有雅趣的人可以去楼上的包间,隔开一个个包厢,安静舒适。

跑堂的小二噔噔噔上了楼,忙的火热火热,后背湿透,为包厢的客官添茶。

“生意真好啊。”

郭莘对小二说。

“贵在新意了。”

徐湛笑着,小口抿着茶水:“背后的东家必是经营天才吧。”

“听口音您是外乡人吧?小店的茶水点心一时品尝不完的,您还要常来啊。”

小二喜滋滋的点头道谢,却不提他们东家半个字。

“外乡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