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丧期间,每天送进宫里的各种奏疏不断,其中固然有先帝新丧、主幼国疑的原因;但难道真的这些人没有一点私心,想借此施压,把她吓回宫里?
必须要昭示群臣,朝政大事的最终决定权,在她手里。
在先帝庙号上她失了先手,但在新帝年号的问题上,她必须一锤定音,哪怕是打破惯例,不在皇帝继位当天宣布。
年号,宣示着帝王的决心,昭示着帝国的方向。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总会有人着急的。
汪舜华本来想用“元”
,开创新纪元之类的年号,但是开元、建元都有人用过了,来头还不小,“开元”
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盛世妇孺皆知;“建元”
更有名,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这个真没办法再用,否则会闹笑话。
退而求其次,“永”
,永和、永宁、永嘉、永康、永顺,都是好字词,但是好字词自然有人抢着用,这几个都做过了年号,而且不止一次。
汪舜华想到“仁和”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礼之用,和为贵。
是人本理念的延伸,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这样的好名字,文臣那里肯定不会反对,只是脑子里突然蹦出仁和可立克、优卡丹乃至妇炎洁的广告,算了。
一张又一张的纸撕了下去。
最终,汪舜华的思绪停留在故宫的两块牌匾上:皇建有极、建极绥猷,于是写下了两个字:建极。
建,建立、创设;极,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道,法则。
箕子《尚书》:皇建其有极。
天子来制定天下最高准则。
建极绥猷,天子君临天下,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从而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属,创万世之功业。
还有一个谐音:见济。
那个在史书上的龙套这一回同样没有逃脱命运的魔咒,却是她前世今生两辈子第一个孩子,也因她而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