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桐摇头:“自然是知道的。”
“知道还让人来送给殿下读?”
墨染不解。
其实不仅墨染不解,许安桐也不解。
东陵帝国所有的皇子,年少的时候都是在弘文馆上学,由太傅教导。
所有的皇子身边几乎都有一两个像墨染这般自小跟随皇子一起长大的侍从兼陪读。
许安归从小就养在贤妃的身边,贤妃对他的功课一向问得勤谨,怎么会不知道东陵帝国所有皇子都学过前朝盛世所铸造的书卷?
这些书卷都是由历朝历代的翰林大学士们一起主持建造而成,用语精炼,措辞丰富,意境极美,洋洋洒洒几十卷,皆是如此。
但历朝历代耗费如此大的人力,铸造记载盛世王朝的用意不过就是两点。
其一是为了彰显本朝的辉煌盛世的景象,供后人瞻仰。
其二是为了传承本朝文化以及一些过人的功绩,以便文化的传承。
传承……传承……
莫不是贤母妃送来这些书册,是为了!
想到这里,许安桐眼前一亮,撩起衣袍,向宫廷画馆疾走而去。
*
御书房内,东陵帝焦急地等待着,手中虽然拿着笔,但是总是没法静下心来下笔,一直忍不住地看向门外。
邹庆见东陵帝如此焦急,只能上前,企图用别的事情来缓解东陵帝的焦虑情绪:“陛下,清王殿下已经在画雨轩安顿了。
老奴已经派人去问过了,殿下无有不舒适的地方。
老奴想着画雨轩虽然景色一等一,却没有专门的小厨房,不知道清王殿下的饭食是否从御膳房走?”
东陵帝桌前还放着许安桐新作的《国泰民安》,看见这本画册东陵帝焦躁的情绪瞬间便退去了不少,他沉吟片刻道:“画雨轩离御膳房太远了,他那里离惠妃的庆安宫近,让他每日去给他母妃请安的时候,在那里留用,或者让惠妃派人送去。
惠妃许久没有与四郎好好说过话,让他们母子待在一起多闲话一二罢。”
邹庆点头:“是,老奴也是这么想的,想必惠妃娘娘也很是高兴。
老奴这就着人去传话。”
邹庆说着便准备退下去,刚走到大殿门口,就看见御前侍卫秋薄带着一个人风程仆仆的进来。
秋薄看见邹庆,抱拳一礼:“邹大监。”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