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情节构建中,平行跳笔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巧。
以警察抓小偷的情节为例,作者可以先分别叙述警察白天巡逻的过程,展现警察的日常工作状态、所面临的各种情况等;接着讲述小偷行窃的过程,包括小偷的作案手法、选择目标的心理活动等。
这两条故事线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齐头并进,在前期互不相关。
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直到最后一刻,警察发现小偷并且成功将其抓住,此时两条原本独立的故事线才合二为一。
通过这种平行跳笔的方式,能够在小说中营造出一种悬念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张和好奇的心态,不断猜测警察和小偷这两条线最终将如何交汇。
同时,不同故事线的展开也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
(二)交叉跳笔:互相纠缠,营造紧张氛围
交叉跳笔则与平行跳笔有所不同,从情节的一开始,双方的行动就互相纠缠、互相影响。
还是以警察抓小偷为例,作者先描写警察在追小偷,详细刻画警察追赶过程中的动作、神态、心理,如怎么大汗淋漓,如何根据小偷留下的线索不断调整追捕方向等;接着镜头一切割,描写小偷如何拼命逃跑,他的惊慌失措、对周围环境的利用等。
然后,在警察和小偷的视野里面来回切换描述,一会儿是警察眼中小偷的逃窜身影,一会儿是小偷感受到警察步步紧逼的压力。
这种来回切换的方式,就像一场激烈的猫鼠游戏,营造出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紧张感。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深刻感受到警察和小偷之间紧张的对峙氛围,心跳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加速。
交叉跳笔使得两条故事线从头到尾都紧密交织在一起,让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富有张力。
四、跳笔的显着特征
——
频繁分段、短句为主、省略连接词
(一)频繁分段:清晰层次,引导阅读
跳笔在形式上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频繁分段。
每一个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单元,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或情节片段。
通过频繁分段,小说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明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因为大段大段的文字而感到疲惫或迷失方向。
例如在描写一场复杂的战斗场景时,作者可以通过频繁分段,分别描述不同角色的动作、战斗的不同阶段、战场环境的变化等。
每一段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方面,使读者能够有条不紊地理解整个战斗的全貌。
这种分段方式就像是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徐徐画卷,一段一段地呈现出丰富的细节,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故事之中。
(二)短句为主:简洁有力,加快节奏
大量使用短句也是跳笔的重要特点之一。
短句具有简洁明快、节奏紧凑的优势,能够迅速地传达信息,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内容。
相比于长句,短句更易于理解和消化,不会让读者在复杂的语法结构和冗长的修饰语中迷失。
在小说中,当需要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时,短句的运用尤为重要。
例如在一场激烈的赛车比赛场景中,作者可以这样描写:“引擎轰鸣,赛车如箭般射出。
轮胎与地面摩擦,冒出刺鼻的青烟。
车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神专注而坚定。
弯道来临,赛车猛地漂移,车身倾斜,几乎擦着地面而过。”
一系列的短句,如同快速跳动的音符,奏响了紧张刺激的旋律,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赛车比赛的速度与激情。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