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骅比他还生气:“那是我不想升吗?”
上面倒是空点位置出来啊?
这些年空出来的位置也就一个吏部尚书,这位置是他能肖想的吗?
剩余的像是太子太傅那样的位置,得要德高望重的。
他相信以自己的年纪,熬也能熬死几个老头。
赵淩哼哼:“反正事实就是你升不上去。”
赵骅就很气:“说的好像你就能升上去似的。”
别说他能不能升上去了,赵淩现在都很难升上去。
身上两个五品官职,也就一个翰林院直院算是正正经经的五品,要说手上有多少权,也就是能安排几个临时工;另外一个工部郎中还是编外的,是管了多少匠人,还是管了多少物资?
顶多就是拿两份俸禄。
赵骅又严肃批评了赵淩连着几个月没来办公的失职。
赵淩嘴皮子没他爹利索,只能憋屈地听着。
他们说话很小声,别人只听到他们父子俩似乎是争执了几句,然后就是赵骅单方面的输出。
“早就听说赵侍郎教子极严,还以为是传言有误,没想到……”
他要是有个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官至五品的儿子,做梦都能笑醒,完全不明白赵骅怎么还能骂得下去。
等了一会儿,大殿门打开,文武百官陆续进殿。
赵淩这种刚够资格上大朝会的品级,依旧是站在最角落。
这次他倒是认真听讲。
有两三个月没怎么关心过国家大事,都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
可惜朝中没什么大事发生,似乎和去年没什么不一样。
顶多就是年底了,谁谁干得好,谁谁干得更好,皇帝陛下干得最好。
赵淩这种颂词苦手,到现在写奏折,前后两段的颂词都是直接写了五个统一模版,按心情换着用。
反正他一年也写不了几封正经奏折,写的要交上去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奏折的形式。
五个模板够用了,总不能天天让他娘来代笔。
现在不住一起了,有些麻烦。
大朝会结束,赵淩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赵瑞,到御书房来。”
听皇帝点了一溜人名到御书房去开小会,赵淩抹了一把眼角的生理性泪水,跟着群臣一起退出大殿,下意识往翰林院走。
今天大朝会,早饭没吃什么,饿了。
家里应该已经送来了午饭,不知道吃什么?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