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丢两请-《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起点》

第75章 三丢两请(第1页)

【文臣不多谈,因为不少咱们后面视频都要聊到,接下来咱们看主殿。

既然来武侯祠了,当然要拜拜刘备啦!

文臣廊和武将廊拱卫的就是昭烈庙的主殿。

正中供昭烈帝刘备,右边供北地王刘谌,左边供一块朽木。

朽木?

一边刘谌一边朽木?刘备心中一突,已经有了一个猜想。

但刘备暂时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个可能,因为光幕中这个闻莽已经在抑扬顿挫的讲述。

【既是昭烈帝主庙,那咱们不妨就按照备份说起。

首先,当拜昭烈帝!

众人看到这個光幕的画面中那个年轻人出现,没有嬉笑之色,面色郑重的在刘备像前拱手拜礼。

而如这个年轻人一般做的游人并不少,或拱手,或双手合什,无喧闹无乱跑,给这位季汉君主一个宁静的尊重。

就在这片安静中这个闻莽的声音也再次响起

【昭烈帝我们已经介绍的太多,而且相信从桃园结义到白帝托孤,大部分小伙伴也都比up主知道的更清楚。

因此接下来的主角是蜀汉怀帝刘禅。

不过比较可惜,今天咱们这儿没有阿斗的塑像,仅有一截朽木。

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刘备等君臣沉默的看着这一截朽木树根。

这便是后世人们对于他刘备的儿子,蜀汉的国君无言的评价吗?

而且谥曰怀,即使刘备对谥号之意没怎么研究,但也知道逼死屈原的那位便是楚怀王。

这能是什么好谥?

而且朽木谁人不懂?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怕不是考虑到这是他的祠庙,不然后人可能真要搞一段粪土之墙!

【先从这截朽木说起,最早时候昭烈庙当然是有刘禅的。

有个说法是刘禅投降避免了成都生灵涂炭,是大功一件,所以实际上成都人民很尊敬他。

但实际上唐朝诗圣杜甫《登高》中的“可怜后主还祠庙”

一句就说明了刘禅像至少在唐前就被丢出去过一次。

唐朝请回刘禅像之后,到了北宋庆历年间益州知事顺应民间呼声将刘禅又丢了出去。

南宋绍兴年间刘禅像被再次请回,然后明朝重修昭烈庙时刘禅又被成都人民丢了出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