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灵山中学》

第144章(第1页)

>

积渊等人上一次到西北军中相助,也没白跑一趟,梅孝朗上报朝廷,东华门与妙法门都得了封赏。

修行人也能接受朝廷的封赏吗?当然能,而且很有必要,既然在世间修行也免不了各种事务,道、法、师、侣、地、财都少不了。

并不是人人都有梅振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家里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梅振衣只是一个人独自修行,并不需要为一个大的门派日常运作操心。

魏晋以来各派修行高人插手世间争斗,依附各大豪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论起来,现在的世间东华门,就与梅氏家族同气连枝搭上线了。

积海等十三名道士来到齐云观落脚,并不是简单的住在观中,按照唐律,每名道士还要政府配给三十亩地供养,当然也需要办官方的手续,有了梅家的关系,手续办的非常简便。

观中本来就有十二名道士,前段时间跟随吕观主“云游”

去了,现在东华门弟子正好补上。

积海等清修之人不擅长打理俗务,都由张果帮忙,齐云观仍然由曲振声住持。

梅振衣对待他们非常有礼数,搞得东华门弟子很不适应,因为梅振衣毕竟是钟离权的亲传弟子,论辈份是积海的长辈,那其它十二名晚辈弟子就更别提了。

梅振衣见到这种情况,那就干脆让他们在观中自便了,没事也不去打扰。

积海是飞天高人,那十二名晚辈弟子也个个修为不俗,来到齐云观当然有好处,曲振声与张果时常去请教修行之道,交流切磋收获不小。

反倒是梅振衣有长辈的身份,不太方便与晚辈切磋,这时他倒有点怀念起与左游仙行游万里的经历了。

钟离权有言在先,让梅振衣老老实实修炼孙思邈所授,三年之后他会再来传授金丹大道,现在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梅振衣也不着急。

修行根基重要,离大成真人境界还差的远,就别想着飞升成仙。

若论修为梅振衣还不算世间高人,但论眼界的话,人世间的种种修行境界,他可是什么都见过了。

将积渊等人安顿下来之后,梅振衣本想去关中一趟拜祭孙思邈,结果在灵台中相见时,孙思邈告诉他不必——既在灵台中,不必刻意再去拜灵位。

梅振衣最终还是听了师父的话。

他留在芜州没走,另一个人却要远行,就是梅毅。

梅毅是梅孝朗派出来的,当然要回去复命,前一段时间芜州事情多,他不放心离开。

现在清风、明月消停了,齐云观中又多了一众东华门高手,又听说梅孝朗被招回洛阳,他也决定回洛阳去见梅孝朗。

这回轮到梅振衣不放心了,因为梅毅失去了一身神功。

这一次他不顾梅毅的推辞,以少主人的身份命梅氏六兄弟护送梅毅一起去,并且吩咐六人:“你们从今天起,就跟着梅将军,鞍前马后不得怠慢,就像以前跟随我一样,他到哪里,你们就到哪里。”

梅毅临行前私下里问他,到了洛阳见到梅孝朗,还有什么话要转告?梅振衣想了半天,悄悄的对梅毅耳语了几句,并且吩咐道:“我想了许久还是要叮嘱我父,此话只能告诉他一个人,万万不可外泄。”

梅毅的反应几乎比听说老母猪会飞天还要吃惊,愣了半天才压低声音道:“这、这、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梅振衣郑重道:“确实是千古所未有闻,我本不想说,但想想还是应该提醒,如果不是万分信任毅叔,也不敢让你转告。”

梅振衣要他带的是什么话,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梅孝朗——如果皇上驾崩新皇即位,不论朝堂之上如何争斗,拥立谁都是不重要的,武后的意思不是看中哪个儿子,而是她自己想当皇帝!

历史上不是没有专权的太后,汉代的吕后就很有名,但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太后篡了自己儿子的皇位,那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代人知道唐史中有武则天称帝这回事,但是在当时,谁能事先想到呢——除非他是穿越的,比如梅振衣。

后代史学家评价武则天称帝改国号这件事,也称之为“篡唐”

,在唐高宗李治未去世的时候,谈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当然把梅毅给吓着了。

梅振衣也是考虑良久才决定让梅毅秘密带这句话回去,他虽然不太熟悉唐史,但也知道武则天称帝前后,朝中重臣是杀的杀贬的贬,清洗了一大批,他不想自己的父亲梅孝朗也被卷进去。

梅毅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忠心守诺,要他传话不必担心泄露出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