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事实上,外面街上的灰雾的确被挡在了窗外。
所以姜灵不由衷心称赞:“这窗子装得很好。”
张先生呀,你请的风水大师,值了!
张甫更惊讶了,还想细问,幸好这时他打电话请的行家,一前一后到了门口。
两人迎下来,姜灵一看门口,顿时发现,胡氏如意馆的胡老板这一站一走,给人的感觉,顿时就与上次不一样了。
他虽然半秃顶、身量中等,却精神矍铄。
今天依旧是一身唐装、黑布鞋;唐装换了藏青的,上面一团一团的书法龙,是略浅的青色。
不明显,却很精致。
另一位老葛,与这老胡正好相反。
他头发全白了,却依旧浓密;身上穿着,则很不讲究:旧汗衫、老背心、大裤衩,脚上是一双人字拖;脸儿微胖,笑眯眯的,瞧着像个弥勒佛。
姜灵认出这老葛,正是当时第三家店的店主。
不过,那个身上有红黑“雾气”
的男人没跟来,姜灵也就不觉得紧张。
心里暗道:终于解脱了!
往后让了让,由张甫略作介绍,而后把两人迎上楼去。
※※※
古玩买卖,照规矩不能追问来处也就是出土的地方。
毕竟人家靠那个吃饭。
卖家要是愿意说两句,那是买家的好运气;要是不愿意,那就不能刨根究底。
因为这条规矩,姜灵打过了招呼就没开口,老胡老葛也没追着她问。
不过这两个人老成精,扫一眼货色,不用交换眼色,就结成了暂时的战略同盟同行是冤家这话没错,他们平时的确也较劲、也闹红过脸。
但现在,姜灵才是生客。
那不压姜灵的价、不把姜灵的好东西弄到自己手里,难道竞相加价?反正东西不少,虽然吃不了独食,两人分一分,也不错了。
老葛先开口问价:“这个玩意儿,我出六千块,怎么样?张老板在这儿,我给的可是实在价:也要留两成,让我赚一点吧!”
这两位看东西极慢,姜灵不想浪费时间,正捧着张甫的彩印册,一件一件对照博古架上的精品,观察翡翠上的“白雾”
情况,观察“白雾”
与翡翠的色、水、种,是否有什么关联;闻言转头望去,见老葛手里掂着一个小玩意。
那是一只带钩,一只银质、鎏金,镶玉珠的带钩,式样为“苍龙望子”
,玉珠就镶在大龙的嘴里,手指轻轻一碰,还能滴溜溜转滚。
更难得的是,整件东西保存十分完好,虽然不似上回的金饼一般金光灿灿,但表面的鎏金,没有任何损伤。
因为姜灵拿到手时,它是被装在一个黄铜小方盒子里的。
盒子精致,咬合紧密,内衬丝绒。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