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再见2010》

第213章 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第1页)

一来二去,顾言和徐晓霞就混熟悉了。

徐晓霞是个开朗,随和,话又多,又有点八卦的非常正常的大学生。

在这个寒流入侵的时代,喜欢来自寒国的一个当红的组合,平时做实验,没事儿就听人家的音乐。

她还和顾言说,她以后想要学习寒语。

然后第二天,顾言就开始教她学寒语。

寒语对顾言而言,实在是太容易。

因为寒语真的无比的简单。

从某种程度上,寒语和汉语有异曲同工之处。

汉语的拼音和寒语的拼音,皆是罗马字母。

“顾学弟,你的脑袋到底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你会觉得简单啊!”

徐晓霞看着一本正经的顾言,真的不太能理解。

“这很难么?”

顾言用纯粹的目光看向徐晓霞。

顾言真的觉得简单。

“当然很难啊!

我算是服了你了!

前几天你说你要看论文文献,我以为你在开玩笑,结果你连翻译软件都不用。

这就算了,现在你跟我说,学习一门语言很简单?”

徐晓霞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实在是没办法理解这些少年天才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徐学姐,我觉得比起英语,寒语真的很简单了。”

汤炼之亲身实践,寒语真的不难。

作为顾言的伙伴,同时也是彼此激励的对手,顾言做什么,汤炼之就都想要去尝试。

要不怎么能叫做学习达子嘛!

两人就这么着,开始参与到徐晓霞的研究和生活当中。

徐晓霞对这两个学弟,是越来越佩服。

当然,顾言的出色之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里。

在同期集训的这些人中,顾言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顾言的知识储备量,是真的大。

这一点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就算是陈池河,雷婕,也不得不叹服于顾言的知识储备。

理论部分,集训的老师针对有机化学,进行了重点的培训。

今年的复赛题就已经到了这种难度,最后的全国大赛的题目,只会更难。

而这种难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就是有机化学。

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更多的原子数,更多的推导过程。

顾言向集训队所有人证明,他之所以是第一,真的不是因为什么运气好。

每一次更难的题目,对于顾言而言,就像是一次次对他极限的试探。

每做完一道题,他的极限就会增长一点点。

集训队的老师更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

顾言,就像是一群天才里,闯进了一个妖孽。

顾言的存在,让这些所谓的天才,有了方向和目标。

三十岁的灵魂,做事有条理,目的明确,方向清晰。

知道该如何行之有效的利用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而其他十来岁的天才们,在智力上,他们也许比顾言更高,更厉害,但说到底,始终还是年轻。

一个人的三观,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塑造的。

顾言已经过了这个过程,因此他也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

向顾言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已经成为所有人的目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