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师兄教我回马枪-《酒话供销情》

第7章 师兄教我回马枪(第1页)

母亲皱着眉头,满脸愁容地说道:“这所有的事情啊,其实都是他哥哥在背后捣鼓出来的!

唉,他哥呀,就是因为当年你姐姐那档子事儿,心里头一直还惦记着、怨恨着咱们呢!”

我听后不禁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应道:“妈,您别这么想。

当年那件事能怪得了谁?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啊!

咱们当时该说的话可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是他们自己不讲信用,总是自以为是,把别人都当成傻瓜一样对待,结果连个机会都抓不住,最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又能怨谁呢?”

就在这时,一旁的玉珍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低着头做着手头上的活儿。

这段日子以来,她每天都是这般沉默寡言的样子。

原本白皙娇嫩的肌肤如今变得黝黑而消瘦,但即便如此,她仍旧坚持每天按时出工去辛勤劳作。

或许只有通过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才能让她暂时忘却那些萦绕心头的烦恼和痛苦吧。

纪万林的母亲在丈夫离世后,毅然选择了改嫁他人。

然而,这位妇人却有着一个独特的嗜好——对听书和看戏情有独钟。

可惜的是,由于她目不识丁,无法亲自阅读那些精彩的唱词剧本。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她,因为她还有一个聪明伶俐且孝顺的大儿子纪柏林。

纪柏林深知母亲对于听书看戏的热爱,所以他经常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将那些古老的唱词本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无论是英勇无畏的岳飞、满门忠烈的杨家将,还是义薄云天的瓦岗寨好汉们的传奇经历,都通过纪柏林生动的讲述,深深地印在了母亲的心中。

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她早已耳熟能详,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正因为如此,当纪万林的母亲与周围那些整日只知埋头做饭、喂养家畜的妇女们相处时,总会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甚至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

毕竟,她所知晓的历史典故和英雄事迹,远远超出了普通村妇所能了解的范畴。

在某个平凡的日子里,姐姐突然向家人坦白了她和纪柏林之间的恋爱关系。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家中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们纷纷表示坚决反对。

其中,奶奶的反应最为激烈,仿佛这一恋情触犯了她心中的大忌。

原来,在奶奶传统而保守的观念里,像纪柏林这样随母改嫁的男孩子被视为不祥之人。

在她看来,这样的身份背景注定会带来不幸和灾祸。

然而,导致我们全家对这桩亲事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并不仅止于此。

那个叫纪柏林的男子在其老家竟然早就定下了婚约。

这种脚踩两条船、骑驴找马的行径实在令人愤慨不已,严重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无法容忍和接纳的。

尽管如此,姐姐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感情。

她依旧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对家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充耳不闻。

眼见姐姐如此执拗,众人皆是无可奈何。

就在那一天,奶奶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

只见她怒气冲冲地从东屋走出来,径直站到厨房的正中央,然后扯开嗓门儿朝着敞开门的西屋高声叫嚷起来。

她将矛头直指我的父亲,声嘶力竭地喊道:“你给我狠狠地打她!

今天非把她打到服气为止!

往死里打!

如果你下不了手,那么从今往后,你就别认我这个妈,更不配做我的儿子!”

父亲满脸愁容,被逼到绝境之后,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拿起了那根破旧的笤帚疙瘩。

他的眼神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而是一把能够斩断亲情的利刃。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