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天安门的烟火-《民国再起》

25 天安门的烟火(第1页)

北平,是最後一块拼图。

六月初,历经三周包围与心理战,北平警备司令部宣布无条件投降。

自中华民国陆军装甲旅自保定南进,至宪兵部队进驻中南海旧址,全程不到一周。

没有大型战斗,只有无数在夜se中飘扬起的青天白日满地红。

6月15日清晨,广场,国旗重新升起。

那一刻,广场四周早已人山人海。

经历十余年监控与动乱的华北居民,难以相信自己竟能亲眼见证:一面旗帜,一段历史,一场成功的归来。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我们成功了。

」总统在升旗典礼後,站上临时设立的讲台,对全国广播。

语气平稳,却藏不住激动。

民国部队列队穿越长安街,飞机划过天际。

烟火在紫禁城上空绽放,白日光芒照耀金水桥。

广播中反覆播放《中华民国国歌》,而北平广播电视塔的字幕首次切换为:「首都:中华民国北平市」---南京前夕的谈判并未失败,而是转化为事後整合。

华东军阀联盟在民政总署介入後,选择与中华民国政府签署《联合安定备忘录》,交出南京控制权,换取未来地方自治框架中的席次。

南京中央党部得以重建,总统府预计於2030年10月迁返,重启首都机能。

---蒋中正与蒋经国,归来。

6月30日,国防部宣布:为完成民族记忆与历史责任,将蒋氏父子之陵墓由桃园慈湖迁回中山。

长江南岸,一座新国家陵园开始施工,其名:「民国复兴园」。

移灵当日,军礼从简,却不失庄严。

仪队跨越南京中山门,百名身着蓝se礼服的宪兵护送灵柜进入陵园主道。

当灵柜缓缓通过中央石阶,国防部长敬礼,低声道:「蒋总统、蒋院长,我们回家了。

」一语落地,现场寂静。

国歌奏起,青天白日旗再次升起於南京中山陵上空,映照着历史与现实的交会。

---这不是战争的终点,而是历史的新。

2030年的中华民国,不再是迁台的残躯,而是重新站上中国大地的合法政t。

人民没有欢呼太久,因为真正的挑战才要开始。

但在那一夜,的烟火,属於整整一代等待已久的中华儿nv。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